當我在 2024 年 11 月 13 日寫這篇文章時,熱帶氣旋 Toraji 即將經過香港,發出 T8 級大風警告,雷達顯示即將出現強降雨。 11 月熱帶氣旋襲擊香港的情況極不尋常,我快速查找了一下有關資訊。 [以下是有關 Toraji 的一些資訊;當雨接近香港時,雨勢逐漸減弱。
1900年11月:庚子颱風災害
迄今為止,11 月影響香港的最嚴重的熱帶氣旋是 1900 年 11 月 10 日襲擊香港的颱風。然而,「許多人不相信在這種季節如此猛烈的風暴會影響該地區」;每小時最大風速達到 113 公里/小時,與幾次更著名/臭名昭著的颱風相似,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香港天文台網站的一篇文章報導:
「庚子」颱風造成本港大面積破壞,傷亡慘重。無數舢板、小船被洶湧的海浪擊沉,甚至撞成碎片。十艘蒸氣船和一百一十多艘帆船也被擊沉,港口到處都是殘骸。砲艇 HMS Sandpiper 在其停泊處沉沒,除一名船員外,其餘船員均被魚雷驅逐艦 HSM Otter 英勇救起。大型挖泥船「廣河號」被吹翻沉沒。天星小輪碼頭也遭到嚴重損壞。陸地上,有許多房屋受損的報告,尤其是在峰區。油麻地填海區內搭建的所有草棚均被大風夷為平地。許多樹木被損壞或連根拔起。猛烈的大風把燈柱和電話線柱都吹彎了。在這幾個致命的小時內,有200多人喪生。
1900年「庚子」颱風災害
1900 年至 2022 年帶來強風的颱風和熱帶氣旋
正如有關庚子颱風的文章所述,下一個在 11 月帶來大風的颱風是在 1915 年。風眼移過香港後,經過 15 分鐘的平靜,西北風:正如 關於香港颱風結構的一些註釋.
隨後,根據庚子颱風文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兩次颱風須在11月懸掛八號或以上信號,即1954年的颱風(九號信號)和1972年的颱風(八號信號)。巧合的是,她們兩個都叫帕梅拉。
下一次這樣的風暴是 2022 年的納爾蓋 (Nalgae);儘管在此之前,颱風「艾拉」的殘餘曾帶來強降雨。
1993 年 11 月:颱風「艾拉」引發暴雨和山崩
伊拉襲擊呂宋時為颱風,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隨後在南海上空略有增強,並向西北方向移動,於 11 月 4 日經過距香港 250 公里以內的地方,當時 T3 信號被發出。
艾拉的影響十分顯著:
在香港,11月4日上午11點37分,一架載有296名乘客的客機在啟德機場跑道上滑出並墜入海港。幸運的是,大多數乘客都沒有受傷,但有 23 名乘客因輕傷而需要去醫院治療。機場被迫關閉六個多小時,影響了約200個航班。
颶風艾拉吹襲期間,一艘舢板在南丫島與青洲之間的海域傾覆。在葵湧及筲箕灣,多輛車輛因棚架倒塌而受損。中環往尖沙咀東部及中環往部分離島的渡輪服務暫停。
十一月五日清晨,受颶風艾拉殘餘影響的雷雨及大驟雨襲擊香港。本港西部雨勢尤其猛烈。十一月四日至五日,東湧共錄得超過700毫米的降雨量。全港共發生約80宗水浸及125宗山泥傾瀉事件。元朗一名老人及大嶼山一名的士司機死亡。洪水造成七人受傷,一百多人受困。元朗約40棟村屋及90公頃農地被淹沒,其中主要位於錦田及八鄉。合共約2.7公頃魚池被毀,損失估計達145,000港元。梅窩發生山崩,導致兩條輸水管斷裂,導致長洲及芝麻灣供水中斷。 [我住在長洲,記得當時要去水管接一桶水;花了幾天時間才完全恢復供水。還記得在一場大洪水期間乘渡輪出發的情景;抵達維多利亞港時,天氣陰沉。洪水也淹沒了屯門的主要抽水站,導致該地區約43萬居民數天沒有淡水供應。
1993 年的熱帶氣旋
2022 年 11 月:強烈熱帶風暴納爾蓋

強烈熱帶風暴納爾蓋於2022年11月3日最接近香港;此時,颶風已開始減弱,但已發出 T8 級訊號,詳盡的報告記錄了這一情況,其中包括:
氣象資料顯示,雖然在涼爽的海面水質和涼爽乾燥的東北季風的影響下,納爾格從氣象衛星圖像上看來頗為微弱,但它在下邊界層附近仍然保持相當強度,並為香港多地帶來烈風至暴風十分鐘平均風力,天文台自1972年起須於11月發出烈風或暴風信號。
2022年深秋香港罕見需發出烈風或暴風警訊的熱帶氣旋-強烈熱帶風暴納爾格
2024 年 11 月:熱帶風暴 Toraji
桃姬襲擊呂宋島時是一場颱風,但後來減弱了。越過南海後,它朝香港方向移動,保持了熱帶風暴的一定強度,導致發布了 T8 信號 [正如我在 11 月 14 日上午更新的那樣,T8 即將「降低」]。

雖然山區和南部部分地區(尤其是瓦格蘭)有時會出現強風,但對香港影響不大。



在 T3 訊號生效期間,香港全境風力大多為 5 級或以下,我在 Twitter 上看到了這一情況。還有一個例子,當地電視台記者的穿著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從她身後的人就可以看出來! :

2024 年 11 月:前超強颱風萬宜
桃芝颱風過後不久,超強颱風萬怡就襲擊了呂宋島,這是11天裡第四次襲擊該島的颱風。颱風減弱並進入南海,像熱帶風暴「桃芝」一樣向香港南部海域移動,並在東北季風的影響下減弱。

雖然在 11 月 18 日至 19 日最接近香港時,萬宜距離香港約 400 公里,但它確實引發了輕微的風暴潮,再加上天文數字般的潮汐(滿月後不久),導致了一些沿海地區的洪災。一些照片顯示,屯門等地海水淹沒了海濱,據報道,華南沿海出現了大面積的巨浪:

與「桃樂絲」不同的是,萬義經過時天氣變得涼爽得多,大概是因為氣流來自北方,而不是來自風暴。天氣還下著雨;雖然是持續的小雨,但並不像「熱帶」暴雨那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