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部是元朗和天水圍的公寓大樓,南邊是錦繡花園莊園,北海岸是深圳的城市擴張區,後海灣似乎不太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濕地保護區之一。然而,在南岸,有一個名稱宏偉的米埔沼澤野生動物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通常簡稱為米埔沼澤,甚至稱為米埔。
保護區面積為 380 公頃:是維多利亞公園面積的 20 倍。該地區的大部分區域以前是蝦塘,現在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共同管理,不過後者負責實際工作,並且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網絡中唯一管理該項目的成員。預訂。
後海灣實際上是一個淺河口,形成於大約6000年前,當時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了河谷。溪流和河流帶來的淤泥沿著海岸線形成了泥灘,從 13 世紀開始,人類開始開墾土地。上個世紀,填海工程加快了,特別是農民建造了有水閘的堤壩,以蓄積泥灘。他們在新的沼澤地上種植耐鹽的紅米。
有時,農民會用海灣的水灌溉稻田,隨著水的流入,蝦苗也隨之生長,被農民收穫並食用。 1940年代初日本佔領期間,商業蝦類養殖興起,包括米埔在內的地方專門建造了新池塘來養殖蝦。
這些池塘,被稱為 基圍, 主要是淺水區,農民保留了紅樹林——適應潮汐泥漿生活的樹木,也許是因為它們的葉子提供了重要的營養。這反過來又使得 基圍 對蒼鷺、鴨子和鸕鶿等許多水鳥具有吸引力。
及早採取保育措施,設立米埔保護區
第一個保護措施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由錦繡公園的規劃所推動的。由於擔心居民會步行穿過米埔,觀鳥者邁克·韋伯斯特和弗雷德·赫克特爾成功請求政府保護該地區,該地區被宣佈為具有特殊科學價值的地點。
「這片土地實際上一直被擱置,直到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並且有能力管理一個保護區,」米埔沼澤的第一任經理、後來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執行董事戴維·梅爾維爾(David Melville) 在我與他談論這片土地時回憶道。1990 年米埔的歷史。1981 年成立後不久,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意識到,如果要成功籌集保護資金,就必須向香港人民解釋保護的意義。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尋找一個合適的項目,而唯一可行的重要項目是米埔的管理保護區。”
初期資金來自香港皇家賽馬會,英國顧問制定了管理計劃,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於1983年秋開始開發和管理米埔沼澤野生動物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遊客資訊中心和混凝土人行道建成,並招募了包括梅爾維爾在內的工作人員後,於1985年組織了首次針對學校和公眾的導遊參觀。同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開始積極管理棲息地,排空了兩個棲息地。鄰近的 基圍 這樣它們就可以相互關聯。
1987 年初,當我到達香港時,保護區似乎已經建立得很好。設施包括一條創新的浮動木板路——一條沿著小溪延伸至紅樹林邊緣的木製走道,在那裡可以俯瞰後海灣中心的泥灘。這裡的觀察已經揭示了海灣豐富的鳥類資源,遠比從遙遠的有利位置了解的要多得多。
蘆葦鋪滿了兩個相連的地方 基圍。但他們無法與令人敬畏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榮譽董事瑪麗·何通·凱特爾(Mary Hotung Ketterer)匹敵。她下令燒毀蘆葦,形成一片空地,以便在漲潮覆蓋泥灘時吸引需要棲息地的濱鳥。事實證明,此舉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春天,數以千計的候鳥遷徙到了新的潟湖。
霍通·凱特勒也幫助發起了大鳥競賽。這是基於英國的鳥類競賽,參賽團隊花了一天的時間尋找盡可能多的物種,但還有一個額外的轉折:大量籌款。 1984年首次舉辦時,這項賽事只有兩支隊伍,後來發展迅速,吸引了更多隊伍和讚助商,並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獲得資金購買管理更多池塘權利的關鍵途徑,後來為棲息地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援。
明星鳥:黑面琵鷺
該保護區因包括稀有物種在內的鳥類而聞名於世,其中大多數在春季和秋季遷徙期間經過,或到達過冬。但有一種物種引起的關注相對較少,因為它在冬季很常見,並且被認為在中國很常見——黑面琵鷺。
琵鷺身高約一米,大部分為白色,喙長,尖端扁平,很容易看到和識別。大多數當地觀鳥者幾乎認為看到它們是理所當然的,直到彼得·肯納利(Peter Kennerley)認為它們可能並不常見,並從東亞各地收集了數據。他對全世界人口做出了驚人的估計:只有 288 人。幾乎一夜之間,琵鷺被認定為極度瀕危物種——面臨滅絕的物種的最高警戒類別。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琵鷺如此稀有,儘管主要原因可能是沿海濕地的破壞。也沒有人真正知道為什麼數量隨後增加,因此琵鷺在 2000 年被從極度瀕危名單中刪除。近年來,世界人口已在 2000 左右,去年的人口普查高達 2725 只,深海灣一直被證明是黑臉琵鷺第二重要的冬季棲息地。
拉姆薩爾濕地名錄承認後海灣的國際重要性
到 1990 年,WWF Hong 敦促政府將後海灣列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公約》,該公約鼓勵對濕地進行永續利用管理。由於四種瀕危物種——琵鷺、大麥町鵜鶘、黑嘴鷗和諾德曼青腳鷸——數量眾多,該海灣輕鬆滿足了標準,並且是中國南方現存最好的紅樹林區之一。 「如果你看一下珠江三角洲的衛星照片,後海灣確實會出現,」梅爾維爾說。 “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1995年9月,政府確實將米埔內後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列入香港名錄。指定了五個區域,允許進行不同程度的活動,其中米埔位於核心區域。
儘管這並沒有阻止對後海灣的所有威脅——後海灣令人擔憂的變化包括20 世紀90 年代淤泥水平的突然上升,濕地地區的開發計劃令人擔憂——拉姆薩爾濕地地位似乎確實終結了大規模開發的想法。這裡的填海造陸。
改善訪客計劃
米埔中心經理鄭馬修 (Mathew Cheng) 於 2008 年開始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工作,十年前第一次訪問保護區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表香港人民在管理米埔方面做得非常好,」他說。他的任務是改善設施和遊客計劃等。
「我們有未經培訓的兼職口譯員,他們透過匯豐銀行的資助引入了新的想法和培訓,」程說。 “我們還推出了線上預訂系統。”
儘管遊客人數並沒有大幅增加——去年有 38,000 人,而 1989 年為 25,000 人——但該計劃現在產生了更多的收入。此外,針對新來者和想要更深入遊覽的人的旅行可以增強遊客體驗,鄭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人們一生可能只會訪問米埔兩到三次。
「香港人關心這個地方,」鄭說。 「我們在兩年到幾年前做過一項調查,包括詢問你是否去過米埔。沒有來過這裡的人的反應包括,「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這讓我感到驚訝,有人知道一個地方卻沒有來。有些人說他們是第一次來作為學生,但從未想過要回來。”
鄭指出,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普遍認為有必要接納更多遊客,但維持這種體驗也很重要。或許可以開發新路線、新路徑,讓25人左右的團體可以在不擁擠的情況下遊覽。
該保護區還有一位棲息地管理和監測經理約翰·奧爾科克 (John Allcock)。但如今真的需要棲息地管理嗎? 「很多人認為,如果有保護區邊界並保護裡面的東西,那麼它就會安全,」奧爾科克說。 「然而,管理相當集約,因此保護區將繼續吸引我們想要的物種。如果沒有積極的管理,它就會被陸地植被佔據。”
和 基圍 隨著池塘逐漸淤塞,奧爾科克和他的團隊定期排空池塘,將泥土挖出來,然後重新註入水,為鴨子和琵鷺提供所需的開放水域。此外,他們每月一到兩次排乾池塘,為白鷺和琵鷺提供魚蝦盛宴。
「我們還可以應對變化,例如,如果一個物種正在減少,我們可以嘗試管理以吸引它回來,」奧爾科克說。當黑翅長腳鷸(優雅的長腿涉水鳥)首次在米埔築巢時,這些反應就出現了。創建了開放的島嶼並防止洪水氾濫。這種方法持續了 10 年,數量達到高峰約 50 對,儘管高蹺去年未能繁殖,這讓奧爾科克感到困惑。
奧爾科克也希望改善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例如,紅樹林水蛇僅限於中國南方的紅樹林棲息地,還有幾種可能是後海灣特有的飛蛾,」他說,儘管目前人們對這些飛蛾知之甚少。
正如程所說,資金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奧爾科克指出,缺乏資金限制了管理工作。幾個可能的大型項目被擱置,被歸類為有趣的項目。因此,儘管米埔已獲得國際認可,成為傑出的濕地保護區,並在香港人心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它仍然需要幫助以確保其繼續繁榮。
上述「需要幫助」的評論是在 2014 年真實發生的,當時我為《南華早報》雜誌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在 2023 年在這裡發布這篇文章時,這仍然是正確的.
遺憾的是,遊客計劃幾乎停滯不前。對香港人來說,去米埔仍然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