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沼澤自然保護區是國際重要的后海灣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管理的米埔沼澤自然保護區是國際重要的后海灣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區。 拉姆薩爾 網站,位於香港西北部和深圳之間。
米埔觀鳥年

冬天裡後海灣棲息著成千上萬隻鴨子,尤其是赤頸鴨、綠翅鴨、針尾鴨、琵嘴鴨和鳳頭鴨,以及少量的 彎彎的 鴨子。
雖然海鷗在香港大部分地區都很稀少,但它們在后海灣卻比比皆是 泥灘 冬季,2月下旬最佳:以黑頭鷗為主,也有 休格林的 海鷗(小黑背鷗)、黑尾鷗以及當地稀有的海鷗,例如 白雲翅 和 帕拉斯的.
蒼鷺和白鷺在冬季尤為明顯——灰鷺和池鷺多,沼澤地的紫鷺較少,大量的大白鷺和小白鷺,還有牛背鷺和中白鷺。大鸕鶿在冬天也很豐富。
越冬的濱鳥不如遷徙期間那麼多樣化,但是——如果潮汐合適的話——在后海灣可能會看到數千隻 泥灘,尤其是花斑鱷魚, 肯特語 和灰鴴, 鄧林, 歐亞杓鷸,很有可能出現其他種類,例如大濱鷸、小鷸 沙鴴 – 甚至可能是一兩個 諾德曼的 鷸。 (最近,部分由於泥灘水位上升,再加上冬季潮汐變化無常,主要漲潮時間往往發生在夜間,觀賞冬季濱鳥的條件普遍較差。)

這裡有世界稀有的鳥類,其中最著名的是東亞明星鳥類之一黑臉琵鷺,已知的黑臉琵鷺總數約為6000 種,後海灣是其僅有的三個主要冬季棲息地之一。似乎大多數都是在遷徙時經過的,尤其是在十一月,但整個冬季可能會發現一百多隻。它們沿著 泥灘, 也棲息在后海灣地區的池塘,並傾向於棲息在米埔的池塘(通常來自 上午10點 到下午晚些時候)。
這裡一年生的其他瀕危濕地物種包括桑德斯鷗。兩者都可以在 泥灘,來自 Boardwalk 隱藏處。可悲的是,卷羽鵜鶘原本是每年都會出現的鳥類,但現在卻在當地滅絕了——隨著全球變暖,它們會繼續留在更北的地方嗎? – 黑嘴鷗的數量正在減少,可能是因為污染導致它們賴以生存的螃蟹死亡。
斑雕和東帝王雕是在該地區過冬的猛禽之一,其他的猛禽包括東部沼澤鷂,還有機會 博內利的 鷹和白腹海雕。鳴禽包括橄欖背鷚, 白頰 和紅嘴(絲質)八哥,以及 斯蒂安的 蚱蜢鶯——雖然後者很難看到(哈!——反正我從來沒見過)。

秋季和春季,特別是帶來了一大群遷徙的濱鳥。

較常見的物種包括麻鷸和 捷列克 鷸,紅頸和長腳趾,較小和較大 沙鴴 和紅色和大結;還有全球罕見的亞洲 巫師, 勺嘴鷸和 諾德曼的 鷸.濱鳥遷徙從三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五月中旬左右;四月中旬左右可能是最好的:灰尾 國民黨 是大約在這個時候開始經過的晚春濱鳥之一。
海鷗嘴燕鷗和里海燕鷗與遷徙的濱鳥群混在一起——兩者都在 泥灘, 而在米埔潟湖 泥灘 在漲潮時被覆蓋,大型棲息地可能聚集在這些潟湖上。鬍鬚燕鷗和白翅燕鷗也出現,尤其是在晚春, 偏袒 保護區南邊的魚塘。
中國白鷺是另一種春季候鳥,大部分來自 4 月中旬左右,可能最有可能在東風中(顯然是向西漂流的鳥類,因為它們從菲律賓的越冬地向北遷徙; 東風 也可能對早春的灰臉禿鷹、4 月中旬至 5 月初的中國蒼鷹有益)。
還有其他移民——家燕和家燕可能有數千隻,太平洋雨燕、白喉燕和銀背燕數量較少 針尾, Asian House Martins, Sand Martins(春季陰/雨時最佳);有鳴禽,如水仙和其他捕蠅器,東方和 黑眉 蘆葦鶯,黃胸,稀少的日本黃鹀。對於這些和大多數其他移民來說,當有不利的移民天氣時,例如當冷鋒到達和/或下雨(可能是春季雷暴)時,數字通常是最好的。
四季皆宜, 米埔是翠鳥的家園,運氣好的話一天可以看到四種——黑頂、白胸、普通和斑點;也許最好在秋天和冬天。其他居民包括長尾伯勞、日本白眼、平原和黃腹 普尼亞斯.
米埔遊玩資訊
如果您來自海外,可以前往米埔並從那裡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獲得一日許可證,價格為 $300 港幣 [2025 年初的價格]。但是,現在最好至少提前 5 天發送電子郵件;並提供證據證明您是“自然愛好者”,例如您是觀鳥組織或保護組織的會員。
有關交通信息,您可能會發現 Hong Kong Outdoors 上的此頁面很有用。 (你可以搭東鐵到 上 水, 或西鐵至 錦 上 路,然後出租車;一旦你準備好離開保護區,請那裡的人幫你打電話叫出租車——或者沿著路穿過保護區外的魚塘,到有出租車經過的路口, 小巴.)

或者,如果你需要幫助尋找鳥類,我可以護送你,或者找另一個可以護送的鳥類。請 給我發郵件.
在此處查看論壇主題,對米埔鳥類之旅的評論。
米埔濕地 探索狂野香港!:
在香港其他地方觀鳥 (連結到本網站的另一篇文章)。
米埔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網站的地圖部分包含可下載、可列印的地圖。如果你從海外來,你可以預訂一日通票 這裡.
如果你有興趣:我帶領一些私人觀鳥之旅,請參閱 香港賞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