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topic has 2 replies, 2 voices, and was last updated 17 years, 2 months ago 經過 西蒙D.
- 作者帖子
- 2007 年 8 月 26 日 上午 4:03 #7083
這是我寄給《華南早報》的信(也許是今天):
繼最近的討論以及香港天文台台長林振英的評論之後:在懸掛 8 號風並且預計“只有”大風或暴風雨時,似乎確實沒有必要關閉香港。然而,如果有可能遭受颱風——尤其是強颱風——的直接襲擊,那麼繼續一切照舊肯定是魯莽的。
關於上個世紀兩次強烈風暴的報告顯示了颱風所造成的危險。 1937 年的一場無名風暴造成約 11,000 人死亡(主要是風暴潮造成的,幾乎沒有任何預警),船隻也因此擱淺;海水到達中環德輔道,人們發現魚被吹到“離海很遠的地方,被吹到離地面90英尺高的建築物上”。 1962年,旺達不顧事先警告,殺害了127人;海水到達沙田站軌道。
[參見本網站: 香港颱風]對安德魯等颶風的描述還表明,一場大颱風甚至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現代建築。一位建築師朋友測試玻璃面闆對颱風強度的抗風能力:但測試不涉及射彈。強颱風眼中的風攜帶的拋射物肯定會損壞甚至是面向維多利亞港的最堅固的玻璃牆,如果人們試圖繼續工作,就會造成混亂。
林俊傑指出,我們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已經過時。從一方面來說,它似乎特別過時:我們沒有颱風的類別。當然,建議採用美國所採用的類別,其中颶風分為 1 級到 5 級,其中 5 級風暴很少見,但可能是災難性的。事實上,美國的規模現在甚至在新聞報導中得到廣泛報導——正如我所寫,新聞報導提到颶風迪恩已經達到“可怕的”5級——肯定有充分的理由採取完全相同的措施, 薩菲爾-辛普森量表,包括一分鐘平均最大風速,而不是我們傳統上用於颱風的 10 分鐘平均風速。
2007年8月26日 上午 4:14 #8112保羅·齊默爾曼的電子郵件:
引用:颱風的4種危險是什麼呢?是否可以(應該)單獨預期/預測它們?– 時間(到香港的距離) – 這是當前的數字系統。也許應該用實際距離代替?
– 風強度/風向 – 您確定功率的建議涵蓋了這一點
– 降雨(洪水、滑坡) – 大而緩慢的降雨可能會產生大雨帶 – 我們可以使用當前的降雨預警系統嗎?也許是說——預計將在 xx 時間發布黑色暴雨警報……。
– 浪湧(海岸洪水) – 這不是與潮汐和風力有關嗎?
如果,如果,如果,人們能夠區分這些警告,那麼好處就是人們必鬚根據自己的情況對不同的危險做出反應:渡輪停運是因為風而不是雨;滑坡是由雨而非風引起的; ETC
你怎麼想?
我的回复:
風——大風時的問題;暴風雨上方有危險;如果超過 3 級颶風,則存在嚴重危險(在南中國海罕見:參見精彩地圖 - 下面 - 來自 歷史熱帶氣旋路徑).
降雨:對香港來說,問題並不像大風那麼嚴重——部分原因是香港已經習慣了季風期間的大暴雨,但暴雨警報確實有用。
風暴潮:也許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吐露港(基於上個世紀的兩個)。當我沿著吐露港行駛時,常常會想像海浪沖過科學園,沖向鐵路線。目前的警報系統啟動距離:香港800公里以內;然後是風速:強風預報 (3)、大風即將來臨或正在吹 (,以上是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大風 (9),以及颱風 (10)——此後僅此而已,儘管颱風的強度各不相同。
由於復雜,很難正確組合警告;很難預測對流風暴將會發生什麼。
“鋸帕”達到了 5 級(海上颶風級別),但在襲擊台灣時強度相當弱,在襲擊中國大陸時可能只有颱風強度。即便如此,台灣也看到了 900 毫米的降雨:
經過 Sepat 後洶湧的河流:
第二部分 颱風“聖帕”襲擊台灣,洪水氾濫
Sepat Eyewall(不那麼引人注目,部分是在晚上):
颱風雪帕襲擊台灣,眼牆 + 聖經洪水第 1 部分在美國,當出現 3 級及以上颶風時,人們的擔憂就會增加:對我們來說,擁有大致相同的系統似乎是個好主意。
另外,正如我之前討論過的 HK Obs,似乎有一個好主意,那就是發布 8 號信號並宣布(或發出特殊信號)可能沒有比大風更強的了。
香港八號熱帶氣旋警告需要修改?
然後,即使在這次討論之後,我認為有信號表明風看起來確實有可能達到“基本”颱風強度及以上。是的,響應可能很複雜。渡輪關閉很重要 - 也許僅在受影響的地區,如果風暴較小:在帕布剋期間,渡輪在西部水域航行很困難,而西貢的風並不強:
回來的孩子帕布克 (包含我在乘車前往香港時拍攝的視頻)
然後,更多的封閉:公共汽車,特別是在暴露的路線上;甚至關閉所有辦公室等。
很難做到這一點;公司如果辦公室有人住在長洲,其他人住在附近(比如說)。 – 這只是複雜性的一個例子。對於風暴潮:我不久前向 Obs 詢問過這個問題,他們確實嘗試看看是否有可能出現風暴潮。
也許需要風力和風向的結合,加上漲潮和風暴正確移動,才能堆積水:特別是大鵬灣然後進入吐露港。
希望已經對此進行了一些建模等:沿著現在已建成的吐露港內海岸,潮汐會是什麼樣子?馬鞍山、沙田沿岸沿河/航道等
對我來說,奇怪的是,一個“科學園”的設計似乎沒有任何明顯的想法,有一天海水可能會沿著較低的水平洶湧澎湃。設計它時科學家在哪裡?
我也想知道港口地區:如果在過去的颱風期間海浪能夠(剛好)到達德輔道,那麼今天其他一些地區在強風期間可能會進入大海(儘管現在更難到達德輔道,因為1962年起填海)。強颱風直接襲擊香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基礎設施都沒有經過現實世界風暴的考驗。
另外,甚至許多當地人對颱風也知之甚少。自從我到達這里以來,只有一次直接襲擊——約克,我認為這並不比颱風強多少;除此之外,有相當多的8號,期間似乎沒有發生什麼。所以,如果大風暴直接向我們襲來,可能很多人都會放鬆警惕。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滑稽的是——我認為:當大型氣旋(颶風、颱風、龍捲風)威脅到從佛羅里達到福建的各個地方時,很多人都會被疏散。來,我們回家開颱風派對!
2007年8月26日 上午 10:03 #8113我不得不說我不同意你對馬丁的看法。尊重地。
自從我第一次到達(幾天之內就受到艾倫的迎接)直到幾年前,我認為香港應對颱風的系統即使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也不是第二好的。
作為一名臨時工程設計工程師,我所做的一切都受到了香港50年來最嚴重的風暴的影響。對於永久性作品,要求更加嚴格。這是有安全因素的記住的。別跟我說‘傳統方法’,我有脾氣。
我還相信香港天文台是該地區最好的,甚至相信它的歷史擊敗了關島的優秀系統。
我目睹了多年來香港天文台與商業的鬥爭,政府似乎總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很少有例外可以敘述,但都是次要的。
但在過去的幾年裡,香港天文台似乎一直在下意識地左右搖擺,取決於誰喊得最大聲。
他們前一次沒有舉起8,只有一次,我認為這是一種應受法律懲罰的罪行。當中環和尖沙咀陷入混亂時,以香港港口為非全港測量點的微不足道的藉口,似乎表明了無能或更糟。我認為需要進行獨立調查。
這次他們跳到了另一個方向。颱風以前也曾逆轉過。我記得刷過3次。
所有這些都讓最嚴肅的政府工作成為笑柄。但有一件事。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由香港天文台的颱風系統決定的。渡輪、幼兒園、學校、醫院和(是的,李先生,最重要的)工作。我所說的工作是指腳手架上、沉箱裡的工人和飛機駕駛員。
我們能有一個聚會和一個休息日,是許多人幾十年來的努力的結果。但如果我們的防護系統崩潰,即使在香港,颱風仍然可能造成大規模死亡。 - 作者帖子
- 您必須登錄才能回复此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