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山竹幫助證明“風暴潮”是對現代城市的威脅,而不僅僅是歷史書上的東西。
9 月 7 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我的一篇評論文章(“關西機場洪水可以讓香港了解氣候變化中填海工程的危險”),並表示颱風飛燕在日本造成的災難應該給那些計劃在大嶼山東部填海的人敲響警鐘,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海平面上升或颱風強度的增加。
也許這似乎是一個牽強的想法,因為近幾十年來香港很少出現颱風和風暴潮,但九天后,颱風山竹襲擊了香港,帶來了破紀錄的風暴潮和狂風所帶來的巨浪。海浪沖擊石澳、西貢、將軍澳和杏花村等地的驚人視頻幫助展示了“風暴潮”的真正含義,並且像颱風飛燕一樣,表明它是對現代城市的威脅,而不僅僅是對人類的威脅。歷史書。
鰂魚涌的海浪上升了2.35米,高於團結香港基金增強東大嶼都會計劃(後來成為香港政府“明日大嶼願景”的一部分)中所計劃的2米,而且在巨浪的作用下,海浪變得更高。因此,這種明顯的風暴潮可能對建在西港人工島上的大都市構成威脅。
人們肯定會回答說,海浪很少見,或者像更高的島嶼平台這樣的工程解決方案可以保護島嶼。
然而,香港天文台對 1962 年引發大規模風暴潮的颱風旺達的記錄指出,“吐露港曾於 1874 年、1906 年、1923 年和 1937 年報告過破壞性潮汐”——這一點以及其他歷史記錄表明風暴潮在這裡並不罕見,但最近卻異常罕見。
此外,從某些方面來說,香港對颱風山竹來說是幸運的,颱風山竹在穿過呂宋島並在白天向南移動 100 公里時減弱了一些強度,而預報的潮汐比夜間低了一米。這意味著可能會出現更強烈的風暴;隨著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將成為更大的威脅。
專注於東大嶼山都會理念的規劃者可能會要求採取工程解決方案,例如將島嶼平台建造得更高,而不是像關西機場的防禦牆一樣,但結果卻是無效的。但毫無疑問,最好的選擇是在其他地方建造,例如在棕地上,儘管有一些挑戰需要解決。
致南華早報的一封信。
包括熱帶氣旋在內的天氣
香港十一月罕見熱帶氣旋,包括颱風
正如我在 2024 年 11 月 13 日所寫的那樣,熱帶氣旋「虎治」將經過香港…
過去的颱風和暴雨有助於今天的香港預報
隨著世界變暖,更潮濕、更狂野的天氣事件迫在眉睫,您可能會發現自己身處香港…
「颱風即將登陸香港」成為熱門話題
雖然香港有時會遭受颱風襲擊,但提前預測卻很困難。然而這…
香港長洲上空充滿閃電的超級電池
昨天晚上(2024年4月30日),天氣監測影像顯示出現強烈暴雨/雷暴區域-「超級單體」…
香港政府考慮應對風暴潮
我想,遲到總比不到好。應該根據歷史和科學儘早完成,而不是像這樣簡單地做出反應:
阻止潮水:香港政府委託研究尋找在超級風暴和颱風期間阻止海水淹沒社區的方法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politics/article/2170047/holding-back-tide-hong-kong-government-commissions-study